欢迎访问律师案件网!

律师案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寻找律师是如何收费 >详情

法官判错案怎么办-(法官判错案子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5-09 12:17:53 寻找律师是如何收费 914次 作者:律师案件网

法官枉法裁判,该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法官判错案怎么办-(法官判错案子怎么办)

第三百九十九条徇私舞弊罪。司法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或偏袒而歪曲法律,对明知无罪的人进行起诉,故意包庇明知有罪的人免遭起诉或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判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判断,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判决、裁定执行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当事人或其他人的利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当事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所列行为,同时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罪的,依照刑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九十九条因民事、行政滥用法律罪被依法承担仲裁责任的人,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违反法律、作出错误裁决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院判错案究竟应该怎么办遇到冤案应该找谁投诉呢

众所周知,法院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地方。但随着这两年提起诉讼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对法院感到不满。一些当事人在诉讼结束后会抱怨,称法院犯了错误。

那么在诉讼过程中遇到法院判决错误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诉讼法实行二审制度。因此,如果个人或团体确实对法院的审判结果有疑问,可以通过再审程序提起诉讼。再审实际上是对已经产生法律效力判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仅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检察院也可以申请再审。

一、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人数众多或者双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二、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情况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确实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市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实有错误,上级人民法院也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有错误的下级人民法院有权立案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案件的阶段不同,再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案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民事案件可以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案件一审判决已经生效或者案件处于二审阶段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处理。

在不少地方法院,由于各种地域因素等原因,某些案件存在不公正现象,直接损害了多方当事人的权益。那么,当法院或法官做出不公平或错误的决定时,您应该向谁投诉?

1.向纪检监察机关投诉

由于法院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法官属于行政机关公务员,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投诉、举报。所以如果你想起诉法院或者法官,你可以去纪检监察机构。此外,纪检监察机构还将受理法院、法官对行政主管机关的处罚不服的投诉。

2、向法院纪检部门投诉

法院纪检部门与上述纪检监察机构类似。主要监督法院内部人员的工作行为,受理违纪行为的举报,受理工作人员对处分不满意的投诉。因此,如果您想向法官投诉,可以直接到本法院纪检部门投诉。

3.向上级法院提出申诉

根据我国《法院组织法》,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接受高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如果当事人认为法官审理案件违法,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判决已经生效的,可以申请再审。正确的。

因此,如果当事人确实遇到审判不公正的情况,可以提出申诉或者申请再审。监察机关调查证明法官审判案件存在违法行为的,可以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注:文章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高院法官:错案的责任追究比错案的纠正更加复杂

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庭长

本文长约21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编者注: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必新在两会期间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内地基本不存在冤假错案。内地法院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民商事案件无法审理。为了落实这一点,他建议制定执行法,以保护有关各方的利益。2月初召开的全国法院工作会议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来,全国法院共纠正冤假错案39件,涉及78人,部分被告已被处决。我们不讨论冤假错案是否真的存在,存在的比例有多大。今天,我们来看看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对错案的成因、纠错和追究的论述。——到底什么是错案?鉴定的程序和标准是什么?错案如何追究责任?

事实认定错误无外乎三个问题

错判的原因、纠正和追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写一篇大文章来讨论。

首先,什么是错误案例?必须是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确实存在错误的案件。要么事实认定错误,要么法律适用错误。这是一个一般概念。什么是事实认定错误?什么是法律适用错误?

事实认定中只有三个错误:

一是真实性问题。原本是假的,把它变成真的也是错误的。

也有可能由于证据不足,既不能确定该案是错案,也不能确定不是错案。这其实是一个疑点重重的案件。

疑似案件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是无罪的,也是错案。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案子有一部分是错的,一部分是好的。

比如2016年底,我们第二巡回法院审理了一起长春孙三兄弟涉及黑社会的案件。最初的审判包括十几项指控。最后,我们纠正了其中一些。其中有些是错的,有些是好的。当然,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案例。

案件适用法律错误可分为定性错误和法律责任认定错误。就刑事案件而言,这意味着认罪错误、量刑不公。

错误案件的最终判定权属于人民法院

错判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我们还是要遵守法律。错判由谁判定?当然是人民法院。如果不理人民法院,说哪些案件判错了,哪些案件没有判错,那就违反了刑事诉讼法,乱了套。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认定任何人有罪。因此,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案件都不能被认定为错案,这是必然的结论。

关于错案的认定程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主要依靠上诉、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至于上下级法院的认识是否一致,这不是问题,因为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上级法院有最终决定权。下级法院表示,该案是正确的。如果上级法院最终认为该案有错,那就是错案。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院认为某案件判决错误,指令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最终,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该案。如果第二巡回法院坚持认为这是错误的定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重审来改变它。即使检察院提出上诉,认为案件错误与否,如果法院审理后不同意检察院的理解,检察院也必须服从法院的判决。

因此,案件是否错误的最终判定权应属于人民法院。法院内部意见不一致时,向上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提出。

#错案追究和错案追究要分开

错案和错案追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他们应该分开。如果两者纠缠在一起,就会出问题,影响错案纠正。

本来我们讲错案追责,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错案。但如果做得不好,可能无法杜绝错案,而且也可能难以纠正错案。错案责任的追究比较复杂,因为错案责任往往不属于一个人,甚至不属于一个部门。比如聂树斌案,有几十人参与侦查,有几个人去检察院,还有很多人去法院进行两次审判。

二是责任形成的原因大小不同。这个机构可能较大,那个机构较小。如何区分它们也很复杂。

第三点,从主观上看,故障也很复杂。有些是故意伪造——尽管迄今为止司法人员故意伪造案件的情况极为罕见;另一方面是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最终造成冤假错案。

如果追究的话,我认为只有故意弄虚作假以及因重大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错案才应该纳入责任追究范围;如果没有故意,或者只是工作中的失误,仅凭当时的能力水平,是不可能追究案件的,这只是不合理的。

错案责任追究客观上比错案纠正更为复杂。问题不在于谁保护谁,因为追究司法人员的错判责任,就等于追究违法犯罪人员的责任。两者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标准”。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制定单独的规则。因为错案往往会追溯到很久以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像聂树斌案,办案人员有的早已退休,有的已经去世,甚至有的证人已经不在了,追查难度加大。案子。

因此,一旦发现错误,就必须予以纠正。这个立场必须坚定,不能因为怕被纠正而拒绝纠正。对错事要追究责任,态度要明确,不能只纠正错事。同时,错误案件如何纠正的责任必须是现实的、公平的、合理的。司法人员是人,不是神。错案不办、违背事实、违法的过度调查是不可能的。我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这说明这里面一定有道理。

今后,错案查处将由法官、检察官纪委专门负责,现在则由公检法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构成犯罪的,检察院可以立案侦查。错案发生后,相关人员受到处罚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给予当事人申辩的权利和救济的渠道。如果要追究刑事责任,可以作为被告人聘请律师,向责任单位表达意见;如果他不服,可以上诉。即使在最终审判之后,他仍然可以上诉。这个通道应该是开放的。

资料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编辑:冷月丨格式:阿丛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宝珠观点或立场。如果您对作品的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有疑问,请在作品发表后30天内联系宝珠。